——海外優青申報——
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由我國粉末冶金學科奠基人黃培云院士創立,于1989年經國家計委批準依托于中南大學進行建設,1995年通過國家驗收并正式對外開放運行。實驗室誠邀海內外青年才俊依托實驗室申報海外優青項目。
一、項目簡介
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自2021年起,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己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申請條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三、支持條件
1.穩定的職業保障
以事業編制聘用,聘任正*職位,受聘中南大學“升華學者〞拔尖崗位,授予博士生導師資格。
2.優渥的薪酬待遇
起點薪酬待遇55萬元/年,另享受高水平成果獎勵、科技成果轉化等科研績效,上不封頂,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享受相應福利待遇。
3.豐厚的購房補貼
全口徑提供購房補貼及安家費200萬元(含國家和地方補助),為長沙市區無住房者在購房前提供一套兩年期校內過渡性住房。(長沙市商品住房目前均價1.3萬元/平左右)
4.充足的科研經費
在國家和地方項目經費支持的基礎上,中南大學另提供科研經費250-400萬元。
5.強勁的團隊配置
單獨配置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不限博士后招收指標;提供良好的科研實驗場地條件。
6.全面的服務保障
妥善安排子女入學入托,直接就讀中南大學幼兒園和附屬中小學,獲相應人才項目支持者,可優先選擇省市重點中小學(如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長郡中學、雅禮中學、市一中等);依托湘雅系三所大型三甲綜合性附屬醫院,提供優質醫療服務;享受湖南省和長沙市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的醫療保健、稅費優惠、機場高鐵貴賓通道等系列專屬服務。
四、申請須知
1.系統將于2023年1月15日開放;
2.項目申請截止日期:2023年3月15日;
3.項目申請信息系統請訪問:https://isisn.nsfc.gov.cn/,具體項目指南見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o/tab434/info79819.htm;
4.有意申請者可盡快與實驗室聯系,聯系方式為:鮑老師,0731-88877186;0731-88836460;yxbao@csu.edu.cn。
五、實驗室簡介
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粉末冶金學科發源地,30多年來為我國載人航天、大飛機、高速飛行器等領域10多個重點型號提供了100多種高性能材料及構件,先后獲國家科技獎18項,其中一等獎2項。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中南大學視察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時,對實驗室取得的創新成果給予了肯定。
實驗室服務國家航空航天和交通運載重大材料需求,發揮粉末冶金及有色金屬材料的特色,持續開展系統、深入、創新性的應用基礎理論研究。加強聯合攻關,致力于材料基因工程與計算材料學、高溫及超高溫結構材料、高端裝備用粉末冶金材料、航空航天、超高速飛行器用輕質高強合金以及碳基復合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重型燃氣輪機和航空發動機關鍵材料以及高性能剎車與減磨材料等研究與開發。
實驗室瞄準交通運載用先進材料領域的國際前沿和發展趨勢,圍繞我國中長期科技規劃、國民經濟和國防軍工建設重大需求,著力解決我國重點領域“卡脖子”的關鍵材料問題。積極對接“大飛機”、“大運”、高速飛行器、重載火箭、“兩機專項”、“核電技術”、“新基建”、高速重載列車、新能源汽車等重大需求,布局重點研究領域,著重突破交通運載材料的重大科學問題,*交通運載先進材料制備新方法、新技術、新系統集成的發展方向。
六、團隊介紹
現任實驗室主任為周科朝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李元元院士。實驗室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建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
1、實驗室主任簡介
周科朝,教授,博士生導師,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原中南大學副校長,F任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專家,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材料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第七屆科技委材料學部委員,教育部材料教指委委員。
長期從事粉末冶金和有色金屬新材料、新技術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鈦合金和極端電化學環境用惰性(非活性)電極材料技術,包括無碳鋁電解用惰性陽極和高危廢水降解用摻硼金剛石(BDD)電極。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鋁電解惰性電極技術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通量材料制備技術平臺研究”等一批國家項目的研究。研制的高強韌鈦合金已經成功應用于飛機起落架部件,金屬陶瓷復合材料惰性陽極已經應用于無碳鋁電解技術工程化研究,BDD電極應用于高危有機廢水處理并實現了產業化。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3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1本。培養博士后和博士、碩士30多名。獲省部級一等獎3項。
2、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簡介
李元元,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吉林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校長,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兼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科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曾任第九屆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長期從事粉末冶金和有色合金材料制備、成形理論與技術的應用基礎和工程化研究。發展和創新了粉末冶金溫壓成形理論和技術、電磁熱力多場作用下粉末成形固結一體化理論和技術,研制出多種高性能粉末冶金新材料和重要零件;研發出高性能鋁青銅合金、白銅合金、鋅合金、擠壓鑄造鋁合金、變形鋁合金及其制備成形技術等;成果應用于我國制造業和國防軍工中,解決了相關的技術瓶頸問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作為*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科技一等獎3項。獲授權發明專利55項(已實施29項);發表論文被SCI收錄132篇、EI收錄222篇;出版專著2部,主編著作1部、教材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