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嘗試使用工具開始,關于材料的探索就從未止步。
一個小小的石墨塊,加上催化劑,就可以變為堅不可摧的鉆石;一塊塊黑黢黢的煤炭進入生產裝置后,產品可制成生活中的塑料杯、衣服、化妝品……作為材料大省的河南,近年來積極發揮產業優勢,通過統籌謀劃、科學布局,新材料產業實現較早起步,主導產業突出。
為積極推動材料產業優勢再造和換道領跑,河南再畫“施工圖”,加快從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強省轉變,力爭在“長坡厚雪”中盡顯別樣風光。
河南全省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83萬億元
超硬材料被譽為“工業的牙齒”,是支撐經濟建設的基石。
2022年12月8日,在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的培育鉆石車間內,一排排綠色的六面頂壓機有序排列,每臺頂壓機里都有一顆顆鉆石“胚芽”正在“生長”。
“用石墨培育出的金剛石,不僅可以制作成首飾鉆石,還能作為超硬材料在裝備制造等領域發揮巨大作用!焙幽宵S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裕昌說,“比如,可作為超導材料、磁功能材料、生物醫藥材料等應用于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醫療檢測及治療等高科技領域!
記者了解到,我國超硬材料占全球市場90%以上,河南是國內超硬材料行業的*者,南陽中南鉆石、許昌黃河旋風、鄭州豫金剛石、商丘力量鉆石等企業產量占全國市場的80%以上。
而超硬材料僅是河南材料產業優勢門類中的一種。近日,在位于伊川縣的中鋼洛耐生產車間里,伴隨著大型設備的液壓作業,一個個成型的耐火材料從傳送帶上緩緩送出,*終由機械精準碼垛……中鋼洛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綠色化改造和智能化改造使得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也為打造世界*耐火材料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河南新型耐火材料產業已居全國首位,超硬材料產業綜合實力全球*,而這些都只是河南材料產業豐厚“家底”的縮影。
“河南省是材料工業大省,產業比重大、基礎實、應用廣,在有色、鋼鐵、建材等領域具有一定優勢!笔」ば艔d副廳長田海濤說。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河南全省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83萬億元,占規上工業的33.9%。其中,新材料主營業務收入5252億元,占規上材料產業的28.7%。
2022年上半年,河南省新材料產業投資增速達118.1%
材料興則制造強,制造強則國力盛。
2022年12月6日,在安鋼集團冷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卷卷閃著銀光的電磁新材料成品從生產線上“走”下來,即將奔向一路之隔的“下游”企業——安陽萊美森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我們生產用的材料是從安鋼集團運來的硅鋼卷,經過設備剪裁,會剪成規格不同的硅鋼片,成為電機零部件的生產材料!痹摴究偨浝硇煅﹨舱f,“與安鋼集團一路之隔,不僅省下了八成的運輸成本,還省下了時間成本!
背靠著上游硅鋼原材料生產企業,旁邊有中游電機零部件加工企業,還有下游組裝和生產電機產品的企業,安陽高新區完整的產業鏈已然成型。截至目前,已有9家電磁新材料下游電機生產企業入駐安陽高新區微特電機產業園,該區精品鋼及新材料全產業鏈完成值實現78.2億元。
“龍頭”舞起來、產業鏈活起來。新材料春風勁拂大地,河南多地“百花齊放”,各展所長。
鄭州市建立了完備的超硬材料研發、生產、制造體系,為全省輸送了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帶動了許昌、商丘、焦作、南陽等地超硬材料產業同步發展。濮陽市幫助濮耐集團建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檢驗檢測中心,促其快速成長為中國耐火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平頂山市與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合作,依托尼龍新材料產業基礎優勢,推動煤焦產業與尼龍產業縱向閉合。此外,河南還培育出鶴壁“中國鎂谷”、焦作和洛陽等地鈦產業集群,全省新材料產業呈現出各具特色、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河南省新材料產業投資增速達118.1%,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拉動全省工業產值0.3個百分點。
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張占倉說,目前,河南已基本形成了種類齊全、配套相對完善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為全省保就業、穩增長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材料大省“強”起來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在材料產業規劃*、統籌謀劃的道路上,河南已經走在前列。
2022年7月,河南印發《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行動計劃(2022—2025)》明確,以創新驅動加快從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強省轉變。
與此同時,三門峽、洛陽、濮陽等多地也相繼發布了新材料發展“路線圖”。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材料產業發展目標,結合我省材料產業基礎,我們將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3類材料細分為13種材料,并提出相應的發展方向。在基礎材料方面,大力發展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化工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在關鍵戰略材料方面,將發展電子功能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新型動力及儲能電池材料、節能降碳環保材料;在前沿新材料領域,將著力攻堅石墨烯特種功能材料、增材制造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先進合金等。
“在材料產業提質增效的路上,創新和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兩大‘法寶’!焙幽鲜≌l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政新說,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形成人才體系,鼓勵科研創新,為材料產業轉型發展提供要素資源支撐。
不僅如此,科技成果只有與產業“牽手”,才能“躍出紙面”,實現“落地生金”。
“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也是實現產業規模發展的關鍵,因此,要鼓勵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實現規上企業全產業鏈技術研發全覆蓋!睆堈紓}說。
此外,業內人士建議,推動新材料加工制造數字化轉型。建立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及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新材料產業與“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
一個個項目落地,一次次填補*,河南正砥礪奮進,全力從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強省邁進,推動新材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穩步前行。